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集团新闻集团新闻

杨双牛委员:培育新型农民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

    “只有紧跟市场,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,培育新型农民,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。”省政协委员杨双牛说,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20多年来的成功发展证明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培育新型农民。”
    杨双牛委员向记者介绍说,有的发达国家80%的农民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。岗底村农民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,生产出了——富岗苹果,其成功与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分不开的。2009年,岗底村邀请邢台市农业学校,在创立了“送教下乡”活动,把教室设在农民家门口,把实验室设在田间地头。农忙下地,农闲上课,不出村,就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。2010年,村里又与邢台市农业学校签订协议,对208名村民进行技能培训,191名农民顺利通过考试,拿到了国家颁发的初、中级工证书,成了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。但是,岗底人对此并不满足,为了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,他们在村里竖起了一块大标语:“既是农民,又是学员,读完中专,再读大专。”村里计划与大专院校联系办一所“农民大学”,把留守的农民个个培养成大专生,真正实现苹果专家种苹果。
    培育新型农民是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。我省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,就提高农民的素质,必须培育新型农民。杨双牛委员建议,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,各级政府应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,建立政府扶助、面向市场、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,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;建立健全组织机构,逐步实行规范运作。有条件的地方在村一级设立人才服务点,建立乡土人才需求信息联系网络;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与管理,建立乡土人才库,把农村的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、种养能手等纳入视线;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。

   记者 霍雪梅  摘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