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媒体看富岗媒体看富岗

富岗之路

——内邱县岗底村科技治山纪实

 

    15年前,内邱县岗底村还是太行深山有名的贫困村。

    15年后,这个仅有500多口人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先后被评为“全国成人教育先进村”、“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”、“全国科技兴村示范村”,成为河北省科技脱贫十面红旗之一。

    经济界人士把这变化称为“富岗现象”;外国专家称为“富岗模式,中国的奇迹”!

    岗底村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?

    向荒山要出路

    山是山民的生存之本。靠山吃山,吃山治山,太行老区  人民都明白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。解放后,岗底人艰苦奋斗,斗酷暑战严寒,出大力流大汗,却没有治好脚下的山。万亩荒山依然光着干瘦的脊梁。

    1984年,从部队复员回来的杨双牛当选为岗底村的党支部书记。他时常琢磨:山里人穷就穷在荒山秃岭上,致富的希望也在荒山秃岭上。啥时把荒山变成花果山,岗底人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,走向富裕之路。

    为治好全村近万亩荒山,杨双牛三上保定河北农大,找全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于宗周教授讨注意。老教授被年轻人的诚意感动了,又邀了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张金柱来到岗底村。教授们考察后说,过去治山这里刨个坑,那里垒个埝,那叫“花盆效应”,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要从根本上治理,必须对荒山开膛破肚,实施隔坡沟状梯田治理方法,在山腰每隔50米开一条梯田,把这一条带的土都填到沟田里,是山上流下来的水都存到沟田里,有了土和水,还愁树不长,山不变绿吗?

    教授们的隔坡沟状梯田治山方法,是岗底人为之心动,跃跃欲试。颇有心计的杨双牛又租了一辆大客车,把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拉倒邢台县治山老典型前南峪村参观学习。活生生的样板,恰似给有治山欲望的熊熊烈火添了把干柴,群众的积极性更高了。

    当时,岗底的荒山都分包到户,由于一家一户缺资金少劳力,又没人很好的组织,导致荒山分而不治。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,研究决定,把下放的荒山收回来,统一规划,统一治理,统一组织施工,统一组织服务,统一检查验收标准,山治好后再分包下去,进行多种承包经营。全村130户人家同意这种做法,把一张张摁有鲜红手印的联合治山合同交给了村委会。

    1985年隆冬,岗底村党支部“一班人”带领全村群众开进了“托么沟”,隆隆的开山炮声,震撼了几十里的山川。

    岗底人一干就是八年。八年中,从春到夏,从秋到冬,村民们没有歇过一天工,几乎户户锁门,全家出动。八年中,村民出工40多万个,动土石210万立方米,治理荒山8000亩。在省、市、县果林专家的指导下,他们引来“红富士”苹果系列,引来优良板栗品种,引来矮冠密植栽培技术。按照“洋槐松柏头,板栗柿子腰,鲜果栽山脚”的栽植布局,栽果树81630棵,木材树30万棵,人均近千棵树。

    向科技要高产

    治山难,管好山更难。因为作弄果树比放炮治山难得多。党支部认为,农民不仅是治理荒山的主力军,更应是科技推广应用的主力军。农民掌握了科技,才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。

    杨双牛慧眼识才,让本村的果林土专家杨牛小担任主管科技工作的村委副主任。杨牛小没明没夜地干起来,自编了20多万字的教材,常年开办技术夜校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果林技术员。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员,在果树栽培中大显身手。过去板栗是“爷爷栽树孙子吃”,可现在经过嫁接,仅3年齐腰高的小板栗树就挂满毛茸茸的栗果。过去柿毛虫是山里人的心腹大患,它像蝗虫一样肯柿叶,从柿树发芽一直吃到柿叶落。甭说街柿子,还往往导致柿树大片死亡。土专家们昼夜观察,精心研究,终于发现每年410日前后柿毛虫幼虫开始从卵里孵出的规律。于是,他们采取统一用药措施,一次性杀死柿毛虫,使柿树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。

    岗底村把提高农民素质当作大事来抓,确立了“短期抓引进,中期抓培训,长期抓教育”的战略方针,投资近百万元建起科技大楼,成立了成人学校、科技夜校,建立了配套的服务组织,经常邀请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和省、市果林研究所的专家教授来村里讲课。村民们大都成了果园管理、农业生产、村办企业、养殖业的行家里手。

    村里对承包下去的果园提出管理要求,制订了《岗底村果园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》,由村“富岗集团”按照细则督促落实,使果园管理走向规范化。

    经过十年奋斗,岗底的山变绿了,树结果了,还创下了亩产苹果4000公斤的纪录,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果实累累的花果山。

    向市场要效益

    果园丰收了,可是岗底人并没有喜笑颜开,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。因为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果园刚进入盛果期,果品价格却暴跌,鲜红的苹果几分钱一斤,能出口的板栗每斤还卖不到一元钱,柿饼硬是没人要放成了黑球。

    面对无情的市场,富有创新精神的岗底人没有像别人那样到处去推销果品,而是苦练内功,用高科技去创名牌,用名牌去开拓市场。

    在杨双牛的奔波下,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、农经系导师严瑞珍来了;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来了;河北农业大学著名水土专家于宗周,经济林教授李保国、张金柱来了;……

    专家教授们早太行山这个偏僻的小山庄,对土壤、气候、果树等一一进行考证,得出一致结论:岗底能生产出全国一流的果品!

    岗底人信心大增。1995年,他们在河北省第一家为自己的苹果注册了“富岗”牌商标,并选派本村两名青年赴“红富士”苹果的故乡日本,学习“红富士”栽培技术。

    专家教授们同心协力攻关,片麻岩区土壤改造,果树早期疏花疏果,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、果品套袋、铺反光膜、苹果贴字等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在岗底村得到推广应用。

    秋后,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系检测,岗底苹果从所含各种元素到色味均高于国内确定的标准值。这一年,岗底的苹果产量也翻了一番。岗底的苹果出了名,特别是经过套袋的苹果像山里野妹子闷成了城里的洋姑娘,每市斤价格高达五六元,普通果每市斤也卖到三四元。果品被北京客户抢购一空。

    科技打开了果品走向市场的大门,群众运用科技的热情高涨,今年群众自发购买了76万个纸袋套苹果。经过专家教授和群众的共同努力,农民培育出单个超过400克重的极品苹果近万个。成批量生产这么多极品果,这在全国还是首家。极品苹果每个标价50元,仍很快被抢购一空。特级苹果每市斤达10元,普通果三四元,十分俏销。今年,全村苹果产量由去年的13万公斤猛增到20万公斤。

    今年,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,岗底人还在果树下种植优质牧草,一亩草可饲养一只小尾寒羊,羊粪又还田果园,不仅解决了林牧矛盾,还是果园效益增加了一倍多。

    科技使岗底村的8000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;科技使岗底村的花果山变成了金银山。经初步估算,今年岗底村固定资产达5600万元,总产值可达2100万元,人均纯收入2600元。

摘自《邢台日报》

返回